谢邀浅谈《点绛唇·雨恨云愁》原作: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赏析:王禹偁,字元之,今山东省巨野人。北宋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因在
官场敢于直言相谏,而屡受贬谪。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点绛唇·雨恨云愁》这首词是其唯一传世的词作,是王禹偁任长洲知县时的作品。细细品读这首词,你会感觉到一种清新秀丽之感,恰如江南的景色一样。在吟诵的过程中,你的眼前会浮现江南的烟雨,水边村庄的炊烟,雨恨云愁下惆怅的作者,眺望那远飞的鸿雁,寄托着作者积极用世、渴望有所作为的政治理想,江南的景物与作者的情怀交织在一起,极具画面感,淡忧而不颓,细腻且悠长。词的上半片,描写了江南的风物人情,以景寄情,有忧伤而更见秀丽。下半片描写远征的鸿雁和作者的胸臆,以物言志,有怀才不遇之郁,更有一展宏图之意,是一首以景抒情之作。“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江南时常是细雨绵绵,让人心生恨意,愁绪堆积,但烟雨中的江南依旧是景色秀丽。“依旧”两字尤其值得品读,透着作者些许的无奈和心中的热爱。“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水边村庄的渔市里,袅袅升起一缕孤零零的炊烟,淡淡细细。暮色即起的江南水乡的市井画面栩栩如生。“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作者并没有将目光锁定在炊烟之上,,而是极目水天相连的遥远天际,一行长途跋涉的鸿雁,看上去首尾连缀,前行不息。这些搏击长空的大雁,激起了作者对平生志向的感慨,“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阑意”,有谁会理解我此时凭栏远眺的深意啊。整首词清淡而自然,沉郁且高旷。正如唐圭璋在《唐宋词选注》所评:在仅存的这首小词中,他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色,抒写出游子的客愁,写得委婉细致。词末透露作者的怀才不遇之感,不同于一般的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