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这首诗的文字平实,字面上不难理解,也就不作细解了。我只想李商隐的独特风格上来说说我的观点:一、一般来讲,赏析诗词应该结合作者身份、性格、职业、人生经历及具体的写作时间、写作环境等因素来进行,但是也不是千篇一律、墨守陈规,否则就很可能理解片面,为自己的主观臆断所误导。二、有朋友说这诗不是写给他妻子的,依据就是一条,写这诗时李商隐的妻子已经死了,死人是不会问的。我想说的是,仅仅依靠这一条来确定他不是写给妻子的是不够的。因为诗人的思维有时是跳跃的,如天马行空,空间、时间都约束不了他的。比如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时就没到过岳阳楼,是凭着一副画和一点文字介绍写的,这是突破了空间束缚。又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就是突破了时间限制,与亡妻对话。所以,李商隐完全能在诗的想向空间里与亡期对话。另外一个争论是“君”,不会是指女子,这个也有定论,在
古代恩爱夫妻间是可以互称对方为“君”的。所以说,我们完全可以把他理解为诗人在雨夜思念亡妻时所写。前一句是回忆妻子在世时送别诗人时的场景,第二句是等诗人归来了,妻子已逝,景物依旧。三、四句则是怀念,不愿相信现实。期望还能和妻子彻夜长谈,一解相思之苦。三、在唐代诗坛上,前有李杜,后有小李杜,这个小李杜中的“李”就是李商隐,他的很多诗有一个特点,就是“隐晦”,从字面上看是一种意思,但实际上却另有所指。除非其本人明确说明,否则我们都不敢完全肯定能理解真正的诗意。以上为个人拙见,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