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对诸葛亮是很推崇的,因为都说了是以《三国演义》为蓝本,所以说虽然在正史里诸葛亮在急智在具体的战术方面可能比之郭嘉等人颇有不如,可是在《三国演义》里他却是多智而近妖的三国第一智者。
其实哪怕是真实的历史上,诸葛亮的才能也绝对不亚于谋臣如云的三国时代里任何一位智者。他能将刘备从一个丧家之犬谋划出三分天下的惊人战略,给了刘备活下去的希望。又能在刘备夷陵之战后,损兵折将后稳固蜀汉江山,这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了,换做是其他智者,也不一定见得比他更优秀,甚至可以说大有可能做不到诸葛亮这般成就。
军校提案
个人对诸葛亮是很推崇的,因为都说了是以《三国演义》为蓝本,所以说虽然在正史里诸葛亮在急智在具体的战术方面可能比之郭嘉等人颇有不如,可是在《三国演义》里他却是多智而近妖的三国第一智者。
其实哪怕是真实的历史上,诸葛亮的才能也绝对不亚于谋臣如云的三国时代里任何一位智者。他能将刘备从一个丧家之犬谋划出三分天下的惊人战略,给了刘备活下去的希望。又能在刘备夷陵之战后,损兵折将后稳固蜀汉江山,这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了,换做是其他智者,也不一定见得比他更优秀,甚至可以说大有可能做不到诸葛亮这般成就。
发表于 1972-04-26 05:55:35
凉拌皮蛋瘦肉粥
赵云,甘宁,陆逊,许褚,魏延。鲁肃。
发表于 1972-05-13 03:35:34
helen86717
能不能选董卓,袁绍,刘协,曹操,刘备[捂脸]。给他们洗脑,获取忠诚,靠他们给我打天下!
发表于 1973-04-15 12:18:17
泠
选曹操,关羽
发表于 1979-09-01 20:37:32
cynthia_wang
周瑜,田丰,赵云,高顺,太史慈,
发表于 1980-04-01 04:06:24
ZA@CX
不谈演义,没意思。
打过三国志一类的游戏都知道每个将领都有武力,统帅,智力,政治,魅力五项。魅力不谈了,其他四项应该怎么选?
武力和统帅,实际上,乱世中那些所谓的勇将,也就是说武力值高的,其实最没用,真正有用的是统帅值高的,至于勇将战争过程中慢慢招收和培养就行了。
至于智力和政治,实际上也和游戏里面不一样,政治其实比智力管用得多,。
另外忠诚度非常重要,所以很多人都不能要了。
身体健康其实也很重要,但是那个年代医学水平太差,这个是偶然性很高的问题,实在没法考虑。
第一,无疑是荀彧,这哥么绝对是三国文臣第一人,没有之一,相当于大半个萧何加大半个张良,政事一流,战略一流,最重要这家伙还是一个人才库,不选他的都是笨蛋。
第二,周瑜,这哥么是三国最好的军事统帅,去开疆拓土就看他了。
第三,钟繇,这家伙一流人才,文武全才,能独当一面,镇守一方。
第四,沮涭,跟钟繇差不多类型,更偏军事一些。
第五,最后一个名额仍然不选所谓的武将,实际战争中这种根本没大作用,选陆抗,同样是文武全才的统帅人物。
本来诸葛亮也是很好的人才,但是太过于事必躬亲了,影响身体和寿命,又不擅长培养人才,用人也一般,蜀国后期人才凋零跟他很有关系。
发表于 1980-07-04 20:40:52
clouds
发表于 1984-04-13 03:17:01
我来自苏州
朕嘛,撒拉黑,嘿把扎嘿。子龙奉先文远孟起文长为先锋,伯言为中军大将,孔明为后勤补给,所到之处,寸草不生,额,不不不,佳丽要留着啊。朕,好梦中杀人,尔等休要GANK朕!
发表于 1984-04-13 13:44:08
沨祎
发表于 1985-03-10 14:55:32
nishiyizhizhu
发表于 1990-02-23 09:44:09
小暖
诸葛亮、赵云、典韦、许褚、张辽
发表于 1991-06-26 20:56:46
樱桃小叶子
1.选荀彧、诸葛亮、程煜、张昭、鲁肃负责后勤政治工作。
2.选周瑜、陆逊、张辽、曹仁、徐晃统军。
3.选张飞、马超、太史慈、甘宁、许褚做先锋。
4.建安七子吟诗作赋。
发表于 1991-12-28 02:56:33
qizhaozhang
发表于 1992-01-11 19:35:06
骑车远行
赵云必选,周瑜必选,关羽,张飞,司马懿,让司马懿带着关羽张飞,我带着赵云周瑜,两路齐头并进
发表于 1997-09-21 00:11:49
小小向日葵
我想选当代武将和谋臣。
发表于 2001-11-13 11:49:39
波波安
一个国家,需要有治国内务人才,选诸葛亮,相当于丞相(总理:)之职;需要有沟通人才,选鲁肃(外交部长:)之职;需要有国防人才,选周瑜,相当于大将军(国防部长:)之职,需要有谏言献策人才,选荀彧,相当于御史(两院议长:)之才,需要有教育或帮扶下一代人才,选田丰(刚正:),相当于教育部长!
发表于 2003-08-16 21:42:50
tychenjie
张飞,诸葛亮,刘备,赵子龙,关羽,司马懿,
发表于 2008-01-22 18:06:02
烤蚊子的季节
我会选关羽,赵云,郭嘉,张郃,法正。
发表于 2008-06-11 07:48:37
曲水流觞
如果是我,我会选黄忠 高顺 赵云 周瑜 诸葛亮。
1黄忠作战勇冠三军,更有一手百步穿杨的射击技术,可以让他训练弓箭手做为远程攻击。
2高顺武力高强,为人忠义。善练步兵,高顺每次率领着部队攻击敌方阵营,而又很快速的攻陷敌方阵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以高顺率领之部队有为“陷阵营”之美誉。
3赵云其人,严重齐整,恪尽职守,公正无私,直言敢谏。只有数十骑相随,面对曹操主力扬兵大出,赵云的竟然主动冲阵,还一度把魏军打散,说明赵云统帅骑兵战力强大。
4周瑜军事能力卓越,有很强的战术才能。
5诸葛亮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隆中对说明他战略眼光独到。
有这个五人,诸葛亮制定战略,统筹后勤。周瑜执行战术,赵云高顺黄忠指挥战斗。
发表于 2008-09-18 21:14:30
yangfaqiang
我选:诸葛亮 法正 陆逊 张辽 张飞。下面我将五位历史人物逐个分析一下。
一 诸葛亮,三国时期的军政全才,顶级的战略家,“武庙十哲”之一。颇有政治才能,善于治军,是有名的贤相。非常适合留守后方,治理内政。
二 法正,军事奇才,善于出奇谋,刘备入川以后最为信赖的谋士,帮助刘备夺下战略要地汉中,并献计斩杀夏侯渊。打仗的时候带上法正,不缺好计谋。
三 陆逊,“东吴四都督”之一,才能不在周郎之下,有很高的军事才能。主要战绩:帮吕蒙夺取荆州、夷陵之战大败刘备、石亭之战大破曹休。陆逊能攻能守,性格也不错,绝对是争霸天下的得力干将。
四 张辽,曹魏名将,曹操麾下“五子良将”之一,智勇双全。合肥之战时张辽大显神威,以七千兵力打败了孙权的十万大军,在孙权撤退时乘胜追击,差点儿生擒孙仲谋,张辽凭此一战威震江东。张辽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也是当世之勇将,绝对可成为心腹良将。
五 张飞,熊虎之将,异常勇猛,有万夫不当之勇。张飞仅率二十名骑兵断后,吓退了追赶的曹军,成功掩护刘备撤退。除了勇猛之外,张飞也是一员有谋略的将领,他在入川之时义释严颜,后来又用计打败“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颌,打的张颌仅带着十多个士卒落荒而逃。张飞是绝世猛将,非常适合冲锋陷阵,当然,他也可以镇守一方,守卫边界。
以上五点就是我选这五位历史人物的原因。
发表于 2010-01-14 07:43:02
涓子
算了,还是你去吧?
发表于 2012-03-23 08:53:32
joyzhu26
五个人啊,好像有点不太够用。(另外不同时间不同的人物能力是不一样的啊,还能选不同时间段的吗?不过既然是任选我就忽略时间了。)
首先来说行军打仗军事和大将是不可或缺的,所以行军带兵我选陆逊陆伯言
陆机曾经评价:周瑜、陆公、鲁肃、吕蒙之畴入为腹心,出作股肱。”陆逊智勇兼备,武能安邦,文能治国,并且品质高尚。孙权把他比做成汤之伊尹和周初之姜尚,与“王佐之资”的周瑜相提并论。
陆逊乃是一代儒将,带兵冲锋可能不太适合,所以还需一名先锋大将,这一位我选张辽张文远
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而说起张辽就不得不说合肥之战。张辽在此次战役中,前后共发起两次突袭,皆大胜东吴。虽然,孙权本人在这两次突袭中,分别以“走登高冢”、“蹴马趋津”的方式逃离危险,但是,东吴军队遭受重创。所向无前的庐江上甲,更是遭受灾难性的打击,其首领陈武也奋命战死。
前线两位在前期够用,接下来是后线,主要是内务这里我想安排两位也就是荀彧和法正
荀彧(xún yù,163年-212年),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为什么把荀彧放在内务而不是谋臣呢?因为荀彧是士族啊,士族人脉广,历史上荀彧也给曹操推荐了很多人才,所以荀彧一定要拉倒自己阵营,至于能力方面,能被曹操称之为吾之子房,还需要质疑吗?(就是太亲汉了,以后独立的话比较头疼)
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扶风郿(今陕西省眉县小法仪镇)人,名士法真之孙,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是刘备时代唯一一位有谥号的大臣,因其善于奇谋,被陈寿称赞为可比曹操帐下的程昱和郭嘉。而曹操更是羡慕的说:吾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法正邪。可见孝直能力。
两文两武配备了剩下一位选啥呢?当然是自己的保安队长啊,要知道刘备、曹操和孙权都有自己的贴身护卫,分别是陈到、许褚和周泰,我的本意也是从这三位中选择,所以我的答案是——陈到。
陈到(生卒年不详),字叔至,豫州汝南(今河南驻马店平舆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刘备帐下白毦兵统领,名位亚于赵云,以忠勇著称。蜀汉建兴年间,任征西将军、永安都督,封亭侯,在任期间去世。
陈到这个人很神秘,神秘到他的信息知道刘备白帝城托孤以后才有,而他所镇守的地方正是白帝城。
诸葛亮:(陈)到所督,则先帝帐下白毦,西方上兵也。诸葛亮写信给诸葛瑾(一说李严),信中说:“兄嫌白帝守军并非精悍强壮,陈到所统率的则是先帝帐下的白毦兵,白毦兵是西方的上等军队。如果您嫌白毦兵数量少,当遣还部分江州兵,为镇守白帝增添益处。”
毦,也称旄、髦,是以髦牛尾编织的饰物,在古代通常用于武士盔甲和武器的装饰,也用于制作符节。《汉魏故事》记载:“与外国节皆二,赤眊一,黑眊十,异于常节。”;《后汉书·西南夷传》记载:“青衣道夷与徼外三种夷赍黄金、旄牛毦,举土内属”。所谓白毦兵,就是用白色旄牛尾作为装饰的部队。一方面,用旄牛尾装饰体现了威武尊贵,表示了刘备对这支部队的区别对待。而负责这支兵马的陈到其能力也可见一斑了。
总结一下,行军打仗指挥作战:陆逊伯言、张辽文远;内务谋略:荀彧文若、法正孝直;贴身护卫:陈到叔至。
发表于 2017-03-30 06:07:47
喜满姑娘
发表于 2020-09-19 17:34:29
蓝色的郁金香
发表于 2020-09-19 17:40:43
西米小颠颠
发表于 2020-09-19 17:43:26
金色年华
发表于 2020-09-19 17:45:23
海公主的幸福生活
发表于 2020-09-19 17:46:05
maxing723
发表于 2020-09-19 17:46:05
as四火
发表于 2020-09-19 17:49:16
喝红酒的猫
发表于 2020-09-19 17:49:36
静兔
发表于 2020-09-19 17:50:16
小健
发表于 2020-09-19 17:51:05
马德里购物
发表于 2020-09-19 17:52:22
adan
发表于 2020-09-19 17:53:28
TripleQ
发表于 2020-09-19 17:53:55
Pearl設計
发表于 2020-09-19 17:55:32
最美在路上
发表于 2020-09-19 17:58:44
fionallx
发表于 2020-09-19 18:01:11
宝贝儿
发表于 2020-09-19 18:01:26
Franz_Sissi
发表于 2020-09-19 18:01:42
冷枪枪
发表于 2020-09-19 18:03:07
seattlezhu
发表于 2020-09-19 18:05:07
琪琪(上海)
发表于 2020-09-19 18:06:33
五月天sophia
发表于 2020-09-19 18:10:00
新麦
发表于 2020-09-19 18:10:22
哈尼鱼鱼
发表于 2020-09-19 18:10:32
澄明之境
发表于 2020-09-19 18:14:55
岳家小女将
发表于 2020-09-19 18:15:35
JCLoveXNN
发表于 2020-09-19 18:15:58
gunner0714
发表于 2020-09-19 18:19:34
鼹鼠先生
发表于 2020-09-19 18:20:26
lalula563236469
发表于 2020-09-19 18:20:49
蓝色吉祥鸟
发表于 2020-09-19 18:21:46
夏日香樟
发表于 2020-09-19 18:24:25
热爱瑜伽
发表于 2020-09-19 18:31:54
马珊
发表于 2020-09-20 15:48:44
天蝎蝴蝶
发表于 2020-09-20 15:52:16
地藏蛐蛐
发表于 2020-09-20 15:55:20
老瑞之路
发表于 2020-09-20 15:59:11
xiaoyuesdu
发表于 2020-09-20 16:06:33
潶訫寶寶
发表于 2020-09-20 16:10:33
samuel
发表于 2020-09-20 16:17:35
bbb太太
发表于 2020-09-20 16:18:35
春华秋实
发表于 2020-09-20 16:19:07
LM志
发表于 2020-09-20 16:22:41
naturelocked
发表于 2020-09-20 16:28:23
jjxyly
发表于 2020-09-20 16:34:10
菜鸟行
发表于 2020-09-20 16:34:11
mihojing
发表于 2020-09-20 16:36:25
crony
发表于 2020-09-20 16:42:04
★蓝色★
典韦,许诸,徐晃,曹仁,曹洪。
发表于 2021-07-12 14:06:38
Achilles脚后跟
原贴:三国十大名将排名?
发表于 2021-09-20 05:06:32
Cally
姜维在羌胡中有很高的威望,无论魏国境内还是蜀国国内的羌胡,都对姜维了很大的后勤支持。如魏国境内:姜维攻羌,收其质任,聚谷作邸阁讫。如本国境内:大将军姜维每出北征,羌、胡出马牛羊毡毦及义谷裨军粮,国赖其资。另外,姜维掌军的10年内,蜀汉的少数民族叛乱一次都没有发生,这不同于蒋琬费祎时期的内乱迭起。
姜维坚守剑阁,惊悉绵竹失守,接着,一日三惊,有的说后怀帝想固守成都,有的说怀帝要向东投奔盟国东吴,主要向南进入建宁。姜维恐腹背受敌,即引军退至巴西境,至郪县时,不久接到怀帝的敕令,就放下武器,解除甲胄,走到钟会在涪县的军营里投降,蜀国的将士都大为愤怒,拔出刀子猛砍着石头。无奈之下姜维只好奉诏到涪城向钟会投降。邓艾率军入成都,汉朝灭亡。
姜维投奔至钟会的帐下,并没有让钟会起疑心。相反钟会还与姜维折箭为誓,结拜为兄弟。姜维也声称,若是遇见邓艾,定然是死战不降的。《三国志·姜维传》载,蜀汉灭亡后,姜维就一直想图谋复国。该传注引《汉晋春秋》载:“(钟)会阴怀异图,维见而知其心,谓可构成扰乱以图克复也。”为此,他故意试探钟会,并与钟会形成了同盟关系,准备利用钟会的力量复国。他还特意将自己复国的企图告诉了后主刘禅。他在给刘禅的密信中提到:“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钟会于正月十五到成都,先送走邓艾。十六日,召请护军、郡守、牙门骑督以上的将士以及蜀国的旧官,在蜀国朝堂为魏明帝郭皇后发丧。并假借郭太后遗命,起兵废掉司马昭。钟会让众将士在版上写下同意作为凭证,委派亲信率领各路军队。而手下的将士并不跟从。于是,钟会把他们都关在益州各官府中,派兵严加看守。钟会有一个器重的部下叫丘建,是胡烈旧属,他对钟会说:应派一名亲信为胡烈端饭倒水,诸牙门将也应按例备一员侍从。胡烈趁机编造谎言说,钟会已挖好大坑,想把将官一个个打死,埋在坑中。”众牙门将的亲兵们也把这个谣言口口相传,一夜之间大家都有所耳闻,人心浮动。有人对钟会建议:“应把牙门骑督以上的官吏全都杀死。”钟会犹豫不决。十八日中午,胡烈部下与胡烈的儿子出门敲鼓,各路军士也没人统领,都涌向城门。当时钟会刚给姜维铠甲兵器,听外面有兵作乱。
” 在《三国志 钟会传》记载:会遣兵悉杀所闭诸牙门郡守,内人共举机以柱门,兵斫门,不能破。斯须,门外倚梯登城,或烧城屋,蚁附乱进,矢下如雨,牙门、郡守各缘屋出,与其卒兵相得。姜维率会左右战,手杀五六人,众既格斩维,争赴会
发表于 2021-09-21 04:29:53
boss_万万
姜维最终仅杀五六兵士而亡,应当是演义桥段,那么就以《三国演义》来解释吧。
姜维是蜀汉最后的名将,武艺过人,年轻时曾与赵云大战不分胜负。后期北伐更是屡建功勋,战功赫赫,最终却仅杀数名军士而亡,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
根据演义描述,不难看出原因。
其一,当时姜维突发心病,几近昏阙,不能力敌。
其二,当时姜维年近六十,垂垂老矣,身体素质等方面,早已不比当年。
其三,姜维计败,难以扭转,已无力回天,遂不再抵抗,自刎而死。
发表于 2021-09-21 04:29:53
鸵鸟
姜维作为后三国时期的名将,为何死前仅杀死五六名敌军?《三国演义》最令人悲伤的莫过于姜维之死,是罗贯中先生以无限忧伤之情为忠于蜀汉政权的姜维献上的最后一曲哀歌。姜维原为魏国人,武艺高强,精于谋略,后被孔明先生收服而喜爱,以平身所学相传,诸葛亮去世后姜维继承武候遗志,后主刘禅委以军国大事,官拜大将军。曾九伐中原,以弱小击强大收效甚微。公元263年魏国五路军伐蜀,姜维与钟会相持于剑阁,邓艾偷渡阴平成功,后主刘禅率众投降,敕令姜维降于钟会,维诈降并利用钟会野心,策反成功。企图重新恹复蜀汉政权。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当姜维奇谋妙计即将实现而坑杀魏国将士的一刻,姜维突然心痛,它告诫姜维天命不可违,预示蜀汉灭亡无可挽回。此时此刻的姜维万念俱灰,他已没有丝毫欲生的希望和价值,悲愤地又毫无目标砍杀敌军五六人后,砍向了自已。作者的良苦用心在于传递伯约公征战一生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而不在于杀敌多少。姜维受孔明先生瞩托,矢志不移。人品受人尊敬。
发表于 2021-09-21 04:29:53
alexmee
感谢邀请回答,我最近一直在看三国时期的资料,刚好就邀请我回答了,楼主所问的是姜维作为三国名将,为什么死前仅仅杀死了五六名敌军,这个问题我就来给大家回答一下,有不对的地方大家指正出来我加以改正。
姜维,字伯均,生于202年,死于264年。姜维是蜀汉政权后期的最高军事统领,在诸葛亮在五丈原逝世以后,姜维就担当起了诸葛亮的角色,来为蜀汉作战方案做谋划,可以说在正史当中的姜维,其统帅能力是非常强悍的,按照当时的情况来说,蜀汉的国力已经不能和三国中期相爱比了,当时的蜀国与曹魏的实力差距非常大,曹魏的军事兵力在五六十万人,而蜀汉只有十余万兵力,但姜维就是依靠这十几万兵力在数次北伐中取得大多胜利,可见其军师才能很是厉害,那么姜维在复国失败以后仅仅杀死了五六名魏国士兵,是不是没有完全显示出他的实力呢?
我觉得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1 姜维并不是三国演义中描画的那样勇猛,因为姜维在正史中的叙说是一位军事家,指挥家,而不是去冲锋陷阵的大将军。许多朋友被《三国演义》所吸引,所以将小说与正史混淆了,闹了笑话,而且姜维大多是以儒将的身份出现的,身为统帅,他不可能去阵前打仗的,两军对战,由主将在阵前厮杀定胜负这种情况也是电视剧所演的,真实情况并不是这样,现代战争中也没有哪国总统去拿枪打仗的吧,他们大多只是指挥作战,而且姜维作为主帅,武力值肯定会高于一般士兵的,但是也达不到赵云关羽那种级别的。
2 就是我前面写过的姜维生于202年,死于264年,也就是说他逝世前已经62岁了,古代人的平均寿命很短,在今天可能就跟八十岁的老人一样,六十多岁的老人去拿刀杀人能打得动吗,我觉得主要原因就是这两点。一个原因是不会去亲自动手打仗,二就是是年龄大真的去打打杀杀也打不动。
大家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在评论中说出来,大家一起探讨。
发表于 2021-09-21 04:29:53
ryo龍
姜维当时年近六十岁了,能杀五六个人就已经很厉害了,还有这个原因是当时蜀国后方已被邓艾偷袭了,姜维已无心战斗,无颜面对已故的主公和丞相,只求速死,以身殉国。再说了,既然大势已去,杀再多有什么用呢?不过是再多几个亡魂,多几个死去的儿子兄弟罢了,不如少作孽多积德了。
发表于 2021-09-21 04:29:53
不经意的转弯
原贴:明朝的名相,名将
发表于 2021-09-21 09:04:08
洋洋的洋菓子
原贴:明朝的名相,名将
发表于 2021-09-21 09:04:08
selinamm
原贴:明朝的名相,名将
发表于 2021-09-21 09:04:08
CL要去看麋
原贴:明朝的名相,名将
发表于 2021-09-21 09:04:08
JCLoveXNN
发表于 2021-09-21 09:08:10
葡萄小力力
发表于 2021-09-21 10:33:04
Sylvia_1988
发表于 2021-09-21 21:03:52
蓝田田
发表于 2021-09-21 21:03:52
topfelix
发表于 2021-09-21 21:03:52
老树昏鸦
发表于 2021-09-30 11:16:40
qgy
发表于 2021-10-13 10:38:12
菊佑京
发表于 2021-10-13 14:50:37
windholz
发表于 2021-10-13 14:55:20
爱屋及乌00
发表于 2021-10-13 15:25:55
小托儿
发表于 2021-10-13 15:28:44
wenghuili
发表于 2021-10-13 15:47:36
尊&蓝颜祸水
发表于 2021-10-13 15:5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