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器鉴赏
中国玉器鉴赏内容简介
《中国玉器鉴赏》讲述了:“玉,石之美者”,集山川之精华、采日月之灵气。中华玉文化绵延8000年,“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孔子更是利用玉的自然特征形象地解释人们的品德和操行,久而久之,玉也就成了君子的象征。自古以来,玉器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礼仪、审美情趣等方面有很大影响,是高层次的文化载体。在中国,玉器成为长盛不衰的收藏和投资对象,玉器收藏有着根深蒂固的精神底蕴。中国素有“玉石王国”之称,历代玉器造型多样、工艺精湛,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很高。本书通过对600件玉器文物的详介,以点带面,展示中国玉器的博大精深,传播正确、科学的玉器知识,帮助古玩爱好者炼就火眼金晴,给收藏者以信心和决心,并以精神上的陶冶与享受。
热门摘录
和田玉产于新疆境内的和田地区。在和田市的东西两面各有一条河流,分别是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它们从昆仑山蜿蜒奔腾而下,在和田北面汇合为和田河,注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这两条河以出产优质和田玉料闻名天下。
到了夏商时期,玉器的种类和使用就悄然发生了变化,原来大量出现的祭祀祈福的礼器如玉璧、玉琮、玉圭等开始减少,加工渐趋粗糙,与此同时,圭、璋、刀等兵器大量增加。琮、璧的减少和退化与圭、璋的增加,此消彼长之间,间接地反映了巫权的削弱和冷落,取而代之的是世俗王权势力的膨胀。
步摇是汉代最为著名的一种首饰,颇受妇女们喜爱,是在簪钗上装饰一个可以活动的花枝状饰物,花枝又垂以琼玉,在走动时,簪钗上的珠玉会自然摇曳,风情万种。所以这种饰物得名“步摇”。
天地四方,古代号称六合,是古人对宇宙世界的独特认识。
古代帝王祭天神谓之封,祀地祇谓之禅。
蹀躞是指带上系佩的物品,凡是有系佩物品的带都称作蹀躞带。蹀躞带是我国古代北方各民族的传统服饰,腰带上习惯系刀子、解锥等游牧生活所必需的生产、生活用具。
所谓捺钵,即契丹族本无定所,一年之中依牧草生长及水源供给情况而迁居,所迁之地设有行营,谓之捺钵。
女真族建立新政权后,承袭了契丹的旧俗,狩猎成为春秋两季的娱乐活动,并将捺钵渔猎活动改称为“春水”、“秋山”。
凌霄花造型,是元代玉器的独创器形,非常珍罕。
但明中叶以后开放海禁,随着商品贸易的发展,经济迅速繁荣,江南地区非常富足。商品经济的发展,民间赏玉、用玉之风盛行,玉器消费旺盛,带动了民间玉器制作的发展,形成了北京、南京、扬州、苏州四个玉器制作中心。
据史料记载,明代苏州玉雕高手云集,其中以陆子冈最为知名。虽出身卑微,却“名闻朝野”,其玉雕技艺被誉为“吴中绝技”,所制玉器人称“子冈玉”。当时就为达官贵人所追求,十分昂贵,当时苏州人将子冈玉和唐伯虎仕女画并称为吴中双绝。
中国向来有厚古薄今的传统,夏商周三代和秦汉,无论是典章制度,还是文物遗迹,都被认为是难以企及的高峰。
用色泽好的美玉琢制成古器,植入活羊腿中,用线缝合,数年后取出,会在玉上呈现血色纹理,如同传世古玉,但仔细观察将会发现不如真者温静。
中国玉器鉴赏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作品]中国玉器鉴赏图录(上下)
暂无评分
《中国玉器鉴赏图录(套装上下2册)》全面展示玉器的品种类别,系统介绍了玉器的鉴别知识,一一标明了玉器的规格尺寸,具体提供了玉器的历史年代,一幅幅精美的玉照,让您大饱眼福。
[作品]中国玉器鉴赏2(1VCD)
暂无评分
石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玉器是美好高尚的象征,古往今来,玉器以其独特的玉质美和艺术美受到广泛喜爱。玉乃中国之魂,民族之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